作者介紹
![關于高校專業群建設的課程體系專業研究 關于高校專業群建設的課程體系專業研究]()
淄博職業學院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
海天講師-張敏
2019年,在“我是設計師”大賽淄博站中指導學員獲多個獎項,個人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9年,在山東省首屆藝術類師生作品比賽中指導學員獲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1個。
人生格言: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摘要]專業群是指高職院校圍繞某一技術領域或服務領域,根據自身辦學優勢和服務定位,以學?;蛱厥鈱I優勢為核心,按照產業基礎和技術基礎相同或相近的原則,充分整合相關專業而形成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是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重點。以淄博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專業群為例,闡述了基于“底層共享、中層分離、頂層選擇”的課程體系的建設方向和內容。
[關鍵詞]高校,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專業研究。
“專業群”建設任務來源于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實施國家典型高校建設規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但是,政府沒有明確界定什么是“專業團體”。根據職業集團建設的實施和管理實踐,許多學者在一定程度上理論性地闡述了“職業集團”的概念。每個專業可以是同一專業類別的專業,也可以是不同專業類別的專業。是否分為主要組,取決于是否有共同的基本專業技術課程和基本技能要求。并且,專業群中的各專業或面向專業方向和中間的崗位群,可以在同一個訓練體系中完成基本的實踐教學。
1.建筑藝術與設計專業群的目標
一些高校按照“創新與技能并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藝術設計人才”的辦學理念,以創新藝術設計專業“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以藝術設計產業鏈和專業崗位群為重點,以“一個公共技術平臺、多個專業方向”為原則,整合現有專業,建立專業群框架,形成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為核心的專業,以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專業群框架,將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需要,在三年內新增兩個專業。加強專業、師資和課程建設;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規范和加強教學管理;依托現代服務業,整合市場,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深化教材建設;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為主線,將藝術設計專業群建設成為藝術設計行業重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以工學結合的“工作室制”教學為人才培養模式,以崗位技能為導向,以生產教學和實訓為手段。
高校專業群的內涵不僅僅等同于專業目錄和課程設置。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內容可以概括為:跨學科專業整合、培育新專業孵化、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控制評價體系建設等。專業群建設水平是一所高校辦學能力的綜合反映,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工作。一般來說,專業群是由幾個具有相同工程對象、相似技術領域或相似專業學科基礎的相關專業集合而成,以辦學實力、行業背景和發展潛力等綜合優勢以及明顯的重點建設專業為核心專業。
二、課程體系的搭建及專業研究
在整個高校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不斷強化設計與社會、創新與實踐、思維與技能等緊密聯系的因素。在教學中,我們為學生從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技巧到綜合知識的應用和表達構建了一個課程體系。我們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和挖掘。同時,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溝通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終使學生在進入社會時具備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設計服務精神,成為真正合格的專業設計人才。
積極適應新時代對創新應用型設計人才的需求,其核心是有效調整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課時權重。實現知識向綜合能力的轉化,制定目標,優化專業培養方案,豐富課程大綱。
淄博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專業提供四個專業方向: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校企合作專業群等。目前,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主干課程:室內手繪平面表現技法、Auto CAD施工圖繪制、室內平面方案設計與施工、室內手繪單體表現技法、3dsMax室內家具建模、室內家具設計與施工、室內手繪線稿表現技法、3dsMax室內高級建模、室內空間設計與施工、室內手繪色彩表現技法、V-Ray/Photoshop室內效果圖表現技法、室內界面設計與施工等。
每個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完整,課程重點突出。學習通識教育理論知識后,專業課程主要包括造型基礎、形態裝飾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設計、專業理論、畢業實踐、畢業設計等。
三、“底層共享、中層分離、頂層選擇”課程體系的建設方向與內容
——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群為例
(一)建設方向
1. 底層共享,構建基礎與專業素質課程平臺
該共享平臺課程群的內容突出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學生行業綜合能力、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理念。一是建立“基本素質平臺”,包括高職學生必備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大學英語、就業指導等全方位通識教育課程。二是建立“專業素質平臺”,包括專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為學習家居空間室內設計、建筑裝飾施工與材料、家具設計、景觀設計、建筑形態設計、數字技術綜合運用等六門專業基礎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2. 中層分離,核心課程平臺建設
根據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方向,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圍繞典型工作任務(流程)開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核心課程,體現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相結合,促進“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以藝術設計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校企合作專業群為例,根據專業工作任務(流程)的要求,主要開設室內手繪平面表現技法、Auto CAD施工圖繪制、室內平面方案設計與施工、室內手繪單體表現技法、V-Ray/Photoshop室內效果圖表現技法、室內界面設計與施工等十二門主干課程。
3. 頂層互選,質量發展與專業發展課程平臺構建
各專業交叉選擇的質量發展和專業發展課程平臺。例如,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質量發展模塊的課程,如建筑裝飾設計和室內裝飾設計。以及建筑裝飾施工培訓、景觀設計等專業發展模塊課程和培訓;在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知識轉移和跨崗位就業能力,拓寬就業范圍,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二)建設內容
1.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
人才培養計劃的設計應遵循市場調研、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崗位與工作過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專業能力分析、工程項目模塊設計、項目課程體系,教學計劃設計的路徑。教學計劃和崗位能力要求應有機結合,實現為行業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優秀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是通過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雙主體”教育來實施的,也就是說招聘是招生。學校和人才的聯合選拔使學生從入學之初就獲得了“在校學生”和“未來雇員”的雙重身份,接受了學校和企業的雙重培訓。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學徒培訓計劃、崗位技能標準、考核制度等。勤工儉學、輪崗培訓,深化學生學徒綜合培訓。
2.教學管理模式的轉變
目前在高職院校廣泛推行的“學院-系-教學部”三級教學管理模式,為充分發揮專業建設負責人的團隊主導作用,專業建設負責人應全面負責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課程和教材的建設,以及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組織。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和“分類培訓”,開發和豐富平臺課程和延伸課程,對底層共享、頂層選擇的課程實施“彈性學分制”,允許學生在兩個課程范圍內自主選擇課程。
3.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專業崗位和崗位群的要求,本著“實用”的原則,按照認知與體驗、現場實踐、綜合模擬實踐三個層次,構建了“校內課程實踐、工學交替、校外現場實踐”的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體現了“多方向、崗位分工、重操作”的實踐教學特色。兼職教師擔任校內實踐技能課程的教學和指導。在職培訓與綜合培訓、實踐培訓與技能鑒定、專業模擬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將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專業核心能力和個人發展能力齊頭并進的局面。
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改革與實踐,積極爭取和充分運用產業、人力、設施設備、生產經營管理、文化等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實踐性、開放性和專業性。規范常規教學管理,學校注重日常規范化管理,加強教學組織建設,堅持和完善巡視和講課制度,嚴格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管理;規范實踐教學管理,重點建設規范化管理、高效運行的學校實訓室和生產性實訓基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完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指導教師職責、績效考核和安全管理細則,探索使用手機APP網絡管理平臺,學生每周填寫頂崗實習任務報告,由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和頂崗班組長進行考核評分,控制頂崗實習過程,規范頂崗實習管理。
4.?教學是培養設計能力的設計動力
由于藝術設計教育的特殊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提前進入創新狀態,要求每一次實踐都是一次創新,培養學生多種創新形式的藝術設計表達能力。
5、教學與創新展示和社會企業學生實踐相結合
根據專業實驗教學不同層次和內容的要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相關行業和行業的展覽和競賽,以及社會企業開設的專業實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獲得專業設計的成就感和信心。
四、結語
如何構建專業群的課程體系,各高校都在學習文獻精神、學習示范院校范例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建設思路和實踐路徑。然而,專業群體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基于市場適應性的動態開放系統。建設效果體現在整合現有獨特的教育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培養優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無論從過程還是從效果來看,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對于每個高校來說都是“在路上”。專業群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體系的建設。由于各專業面向技術領域的相似崗位群,構建“平臺 模塊”課程體系可以有效實現底層共享、中層分離、頂層互選。